某某项目在Kickstarter上筹得了一千多万,某某项目一天筹资破10万……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Success Stories”。众包已被我们熟知,众筹又是何物? 众筹的兴起源于美国网站kickstarter,该网站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面对公众筹资,让有创造力的人可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以便使他们的梦想有可能实现。这种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该种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使得融资的来源者不再局限于风投等机构,而可以来源于大众。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创意,自己也有技术,但是缺少资金,那你就可以在平台上展示出你的想法和已经做的准备。告诉大家你需要多少钱来完成这个想法,让大家给你资助。 按照字面的理解,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香港译作「群众集资」,台湾译作「群众募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 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发起人:有创造能力但缺乏资金的人。 支持者:对筹资者的故事和回报感兴趣的,有能力支持的人。 平台:连接发起人和支持者的互联网终端。 其实,翻开历史来看,即便是在中国,“众筹”的概念也绝对不新鲜,比如温州人做生意自古就是凑份子抱团作战(还记得在央视播出的温州一家人吗);网上众筹平台的诞生也就是近几年的事,2012年应该算是“众筹”和“众筹平台”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爆发的一个拐点,4月5号奥巴马签署的JOBS法案为创业者和创业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法律保障,同时也让每一个平常人都能以合法投资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到新兴项目中去。 创意电子手表项目Pebble Watch就在2012年5月创造了众筹平台上的最高纪录——发布28小时内筹得1百万美金,1个月时间内得到近7万人的支持